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
(19)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45)授权公告日(21)申请号8.1(22)申请日2022.09.03(73)专利权人太仓启耀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地址215000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陆渡镇江南路33号3#(72)发明人(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天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628专利代理师(51)Int.Cl.B62K19/30(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57)摘要本申请属于型材结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包括用于与自行车架体配合使用并与自行车架体固定的型材结构体,所述型材结构体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型材结构体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侧盖,所述型材结构体内顶壁一体成型有第一内衬筋板,所述第一内衬筋板一侧与自行车架体一侧的架体固定,所述第一内衬筋板另一侧与自行车架体另一侧的架体固定。本申请中,型材结构体内部一体成型有第一内衬筋板,型材结构体与第一内衬筋板配合作用,两者均与自行车架体固定,增强了自行车架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了因自行车架体强度不够而出现变形现象的概率。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6页CN2179182571.一种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用于与自行车架体(4)配合使用并与自行车架体(4)固定的型材结构体(1),所述型材结构体(1)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型材结构体(1)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2),所述第一安装槽(12)内设置有侧盖(5),所述型材结构体(1)内顶壁一体成型有第一内衬筋板(2),所述第一内衬筋板(2)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一侧的架体固定,所述第一内衬筋板(2)另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另一侧的架体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型材结构体(1)底部开口,且所述型材结构体(1)底部设置有弧形部(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型材结构体(1)内壁一体成型有第二内衬筋板(3),所述第二内衬筋板(3)位于型材结构体(1)靠近其底部开口的位置上,且所述第二内衬筋板(3)顶部与第一内衬筋板(2)底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内衬筋板(3)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一侧的架体固定,所述第二内衬筋板(3)另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另一侧的架体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内衬筋板(2)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口(21),所述第一内衬筋板(2)远离第一安装槽(12)的一侧设置有与安装口(21)一侧配合的(7),所述第一内衬筋板(2)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内衬筋板(2)上贯穿间隙配合的螺钉(22),所述螺钉(22)与(7)的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型材结构体(1)远离第一安装槽(1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4),所述第二安装槽(14)内安装有用于对自行车架体(4)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插头(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侧盖(5)上贯穿设置有与侧盖(5)间隙配合的螺栓(6),且所述螺栓(6)与第一内衬筋板(2)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螺栓(6)为内六角沉头螺栓,所述侧盖(5)上开设有与内六角沉头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容纳孔(5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型材结构体(1)靠近第一内衬筋板(2)一侧的厚度小于型材结构体(1)远离第一内衬筋板(2)一侧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型材结构体(1)一侧设置有与自行车架体(4)配合的弧形凹口(11)。CN217918257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背景技术[0002]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车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0003]目前市面上常用于自行车的内藏管多为传统圆管型或双腔管型,此类型的自行车型材管料在使用中,易因车架成品焊接后因强度不够会导致变形现象。实用新型内容[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包括用于与自行车架体配合使用并与自行车架体固定的型材结构体,所述型材结构体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型材结构体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侧盖,所述型材结构体内顶壁一体成型有第一内衬筋板,所述第一内衬筋板一侧与自行车架体一侧的架体固定,所述第一内衬筋板另一侧与自行车架体另一侧的架体固定。[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型材结构体内部一体成型有第一内衬筋板,型材结构体与第一内衬筋板配合作用,两者均与自行车架体固定,增强了自行车架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了因自行车架体强度不够而出现变形现象的概率。[0007]进一步的,所述型材结构体底部开口,且所述型材结构体底部设置有弧形部。[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型材结构体底部开口的设计更有利于精加工,因为有内矩形作为支撑,使得型材结构体本身在作为零件在加工平台中便于模治具的紧固、钳夹,而不使得型材变形;开口边能有效进行CNC的精加工,做弧形部配合与自行车架体焊接。[0009]进一步的,所述型材结构体内壁一体成型有第二内衬筋板,所述第二内衬筋板位于型材结构体靠近其底部开口的位置上,且所述第二内衬筋板顶部与第一内衬筋板底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内衬筋板一侧与自行车架体一侧的架体固定IM体育官方网站,所述第二内衬筋板另一侧与自行车架体另一侧的架体固定。[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内衬筋板与第一内衬筋板配合,以此增强了型材结构体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提高型材结构体对自行车架体的结构支撑作用,从而增强了自行车架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内衬筋板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第一内衬筋板远离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安装口一侧配合的,所述第一内衬筋板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内衬筋板上贯穿间隙配合的螺钉,所述螺钉与的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型材结构体远离第一安装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用于对自行车架体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插头。[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口的设置,以此便于工作人员透过安装口对CN217918257等配电元件进行检修或更换。充电插头的设置,连接电瓶车充电器后,能够对自行车架体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0013]进一步的,所述侧盖上贯穿设置有与侧盖间隙配合的螺栓,且所述螺栓与第一内衬筋板螺纹连接。[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将侧盖与第一内衬筋板固定。[0015]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为内六角沉头螺栓,所述侧盖上开设有与内六角沉头螺栓的头部配合的容纳孔。[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孔对内六角沉头螺栓的头部起到了良好的容纳作 用,增强了型材结构体外表面的平整度。 [0017] 进一步的,所述型材结构体靠近第一内衬筋板一侧的厚度小于型材结构体远离第 一内衬筋板一侧的厚度。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经过CNC或精加工,配合侧盖使得型材结构体内部 放置的等小配件时更容易使之固定,型材结构体采用多壁厚多型腔的设计,使得型 材结构体的结构强度增强,不会在使用中轻易变形,提升了自行车架体的整体强度。 [0019] 进一步的,所述型材结构体一侧设置有与自行车架体配合的弧形凹口。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凹口使得型材结构体与自行车架体之间的连接更加 紧密,增强了美观性。 [002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 1、本申请中,型材结构体内部一体成型有第一内衬筋板,型材结构体与第一内衬 筋板配合作用,两者均与自行车架体固定,增强了自行车架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强度和 稳定性,降低了因自行车架体强度不够而出现变形现象的概率; [0023] 2、本申请中,型材结构体底部开口的设计更有利于精加工,因为有内矩形作为支 撑,使得型材结构体本身在作为零件在加工平台中便于模治具的紧固、钳夹,而不使得型材 变形;开口边能有效进行CNC的精加工,做弧形部配合与自行车架体焊接; [0024] 3、本申请在经过CNC或精加工,配合侧盖使得型材结构体内部放置的 等小配件时更容易使之固定,型材结构体采用多壁厚多型腔的设计,使得型材结构体的结 构强度增强,不会在使用中轻易变形,提升了自行车架体的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0025] 图1和图2均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型材结构体与自行车架体连接的整体结构 示意图; [0026]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型材结构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和图5均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型材结构体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0028]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型材结构体的右视图。 [0029] 图中:1、型材结构体;11、弧形凹口;12、第一安装槽;13、弧形部;14、第二安装槽; 2、第一内衬筋板;21、安装口;22、螺钉;3、第二内衬筋板;4、自行车架体;5、侧盖;51、容纳 孔;6、螺栓;7、;8、充电插头。 CN217918257 具体实施方式[0030]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1] 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自行车架体型材结构,包括型材结构体1、第 一内衬筋板2和第二内衬筋板3。型材结构体1与自行车架体4配合使用并与自行车架体4固 定,型材结构体1一侧设置有与自行车架体4配合的弧形凹口11,且型材结构体1的横截面呈 矩形。 [0032] 型材结构体1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2,第一安装槽12内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槽12 配合的侧盖5,侧盖5上贯穿设置有与侧盖5间隙配合的螺栓6,且螺栓6与第一内衬筋板2螺 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型材结构体1底部开口,且型材结构体1底部设置有弧形部13。型材 结构体1底部开口的设计更有利于精加工,因为有内矩形作为支撑,使得型材结构体1本身 在作为零件在加工平台中便于模治具的紧固、钳夹,而不使得型材变形;开口边能有效进行 CNC的精加工,做弧形部13配合与自行车架体4焊接。 [0033] 第一内衬筋板2竖直设置,第一内衬筋板2顶部与型材结构体1内顶壁一体成型,第 一内衬筋板2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一侧的架体固定,第一内衬筋板2另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另 一侧的架体固定。第二内衬筋板3水平设置,其位于型材结构体1靠近其底部开口的位置上, 第二内衬筋板3顶部与第一内衬筋板2底部一体成型,第二内衬筋板3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一 侧的架体固定,且第二内衬筋板3另一侧与自行车架体4另一侧的架体固定。第二内衬筋板3 与第一内衬筋板2配合,以此增强了型材结构体1的结构强度,有利于提高型材结构体1对自 行车架体4的结构支撑作用,从而增强了自行车架体4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因自 行车架体4强度不够而出现变形现象的概率。 [0034] 为便于在型材结构体1内安装电动自行车的用电原件,第一内衬筋板2上贯穿开设 有安装口21,第一内衬筋板2远离第一安装槽12的一侧设置有与安装口21一侧配合的控制 器7,第一内衬筋板2上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内衬筋板2上贯穿间隙配合的螺钉22,螺钉22与控 制器7的壳体螺纹连接,型材结构体1远离第一安装槽1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4,且第 二安装槽14内安装有用于对自行车架体4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插头8。安装口21的设 置,以此便于工作人员透过安装口21对7等配电元件进行检修或更换。充电插头8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