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从震惊到心痛黑龙江新婚妻子的466条自述看完后至今不能平静

2023-09-23 14:23:3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从震惊到心痛黑龙江新婚妻子的466条自述看完后至今不能平静在这个世界上,婚姻是一种状态,是一个人生的选项。有的人走进婚姻,享受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而有的人,则在婚姻的漩涡中不断受伤,最终明白,低质量的婚姻远不如高质量的单身。正如王尔德所言:“与其辛苦改变别人磨损自己,不如坐好自己的位置。”

  一年前,婚礼当天,丈夫拿走了所有的礼钱去还债。婚后不久,他又拿着家里的钱请朋友挥霍,动辄花上三五百买彩票玩乐。而她自己,身上只有5块钱。

  丈夫花完了钱就找她要,刷她的信用卡用她的花呗,把所有支付密码都统一改成他能记住的。她被折腾得跑回了娘家,丈夫赶过去把她带走,说“再走一次就打死你”。婆婆面前,丈夫仍然跋扈,无人敢管。长辈劝了几次,都觉得是小两口不懂事闹矛盾,三天两头总会好的。

  可时不时的殴打,又会逼她直面这段婚姻有多无可救药。“他今天打了我一个巴掌,三下拳头,掐脖子三次,说狠话无数次。”她说自己结婚时没有发任何社交平台,还关了机,生怕收到别人“百年好合”的祝福,因为对她来说,这是诅咒。

  看着她在凌晨写下“是跳楼解脱快一点还是喝农药解脱快点”的文字,生怕她某天真的会做出傻事。我不明白她为何会走入这段婚姻,旁人的疑问她也没有回应,却仍是日日更新自己的疲惫。

  一条条记录,越看越让人沉默、心悸。有人心疼她的遭遇,评论说:“不管你经历了多少苦,写再多的委屈和倾诉都没用的,抱怨从来都不是让你从困境里解脱的路。”一句话,是劝告,又像是用自身经历得出来的忠言。

  一条路如果从头到尾都布满了割脚玻璃碴子,那一开始就不应该踏进去。当婚姻变成了只会消磨意志、只会让人疲惫的累赘。那么趁早离开,拒绝内耗,才是最好的解药。

  网上不少帖子,都是说丈夫在外人模人样,在家大呼小叫,对自己一点不尊重。也有读者给我私信,说老公太大男子主义,总是呼朋唤友来家里做客,她次次劳心费力地做菜、打扫、接待,连上桌子吃饭的机会都没有,还要遭受丈夫的数落。

  她明明自己过也可以很好,却要在上了一天班后伺候家里的爷。朋友劝她离婚,她不敢,只是感叹:“熬吧,忍吧,都是这样过来的。”还有真人秀里的一位女性,生完孩子身材走样,丈夫很是嫌弃。某次她带着孩子外出,碰到丈夫和同事正在饭店应酬,就走进去打了声招呼。

  没想到,丈夫当着众人面翻白眼,扭过头不愿看她。她灰溜溜地逃走,丈夫回家后还继续发难,冷嘲热讽妻子让他丢了人:“你为什么要去,长得又不好看,简直让人下不来台!”

  妻子委屈大哭,她没空打扮,身材臃肿,面部憔悴。还不是因为生了3个孩子,没人帮她带娃,她根本没时间来

  多少女人和她们一样,带着憧憬和希望走进婚姻,却又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和鸡飞狗跳的不堪中,熬完了自己的一生。婚姻只是起点,不是终点。如果余生是可预见的孤苦、压抑、冷漠,那么不如趁早结束。

  就像网上的这个提问:“是什么时候你开始下定决心,放弃一段婚姻的?”最让人共鸣的回答是:“不是苦难,也不是波折,甚至不是出轨,而是当这段感情给予的能量,远低于对你的消耗时。”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一个人孤独终老,而是和让自己孤独的人终老。

  还记得两年前离家出走,一人一车一帐篷自驾游的苏敏阿姨吗?在逃离家庭以前,56岁的她是“免费保姆”,洗衣做饭做家务,像个陀螺一样匆匆忙忙。

  打结婚的时候,两人就是两地分居状态。后来工作单位倒闭,苏阿姨才带着2岁的女儿投奔丈夫。这个只和她见了三面就结婚的男人,自私又挑剔。他不舍得给妻子花钱,但妻子没工作,又不得不给些生活费。于是就定了每月500元的额度,下个月再找苏阿姨要当月的消费清单,一一核算。

  她扫马路,做裁缝,在马路边支个小摊卖饺子,去超市做促销员,还送过报纸。每天骑着自行车,车筐里堆满了报纸,车后座坐着女儿,一送就是10年。

  自她有收入后,丈夫就没再给过钱,婚后多年,一直是AA制。走亲戚送礼,各买各的。苏阿姨买药,用了他的医疗卡,他第二天就改了密码。女儿从小到大的学费、生活费IM体育APP下载,也都是苏阿姨一个人供。

  丈夫吝啬也就罢了,脾气还坏。内心稍有不快,他就甩脸色,苏阿姨迁就了30年,迎合他的口味做了一辈子饭。

  但吵架、打架仍是家常便饭,丈夫总是用极其刺耳的话侮辱她,一句话说不对,巴掌就甩到她脸上。她的胸口还有一道刀疤,是和丈夫吵架后,自己捅的。

  那次争吵,她说不过丈夫,被激得气疯了,顺手拿过桌上的刀划伤了自己的胳膊,而后又插进了胸口。送去医院治疗后,一查发现她已经中度抑郁,于是,逃离的想法开始萌生。她走过四川、陕西、海南、云南、、新疆等10个省、自治区,100多个城市。

  两年前,她把生活比喻成“一条漫长而看不见光明的隧道,在隧道里,人活得就像是一只挨了捶的老牛”。两年后,她说:“到现在,我才觉得真正走出了人生那条隧道,生活在阳光下。”

  她用一路带有烟火气的视频感染、温暖了很多人,接受过倪萍的采访,拍过广告,还登上了《纽约时报》。选择离开消耗她的人和生活后,如今的她已然脱胎换骨。

  也曾有人问过她现在和丈夫的关系,苏阿姨毫不掩饰地说:“其实出来这么长时间,他只给我打过一个电话,是因为我走错了路,被扣了80多块过路费,他让我转给他。”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