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IM体育app官方入口车轮里的“年轮”
IM体育app官方入口车轮里的“年轮”以来,党中央心系群众、关注民生,倾力兑现让百姓过上“美好生活”的承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五年来,森工各级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高度重视民生,切实把更多的财力、物力、精力投向民生领域。一串串增长的数字、一个个落地有声的决策,清晰描绘出林区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广场上空的锣鼓声,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棚改楼里欢畅的笑声……都是对森工各级党委关注民生的积极回应。
即日起,三版将开设《我们这五年》专栏,让我们一起聚焦林区这五年,放大这五年。慢镜头回放,好日子是如何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老王,自行车座子坏了,给修一修。”“老王,给我自行车打打气。”老王的线岁,在东京城重点国有林管理局老贮木厂三号门口维修自行车已有30多年的光景。
30年前,刚刚退休但身体还很硬朗的老王,在街旁摆摊干起了修理自行车的行当。按老王的想法:挣点钱垫补家用,不挣钱也闹个乐呵。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自行车是人们最“拉风”的代步工具,也是那个时期最具有符号意义的社会特征。“那时不像现在,马路上很少有摩托车、轿车,人们出行都是走路,或者骑自行车。要是有一辆凤凰、飞鸽、永久的自行车,是件很体面的事情,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奢侈品。”说起自行车,老王非常感慨,印象很深刻。
上世纪十年代,满大街跑的最多的是自行车,大部分都是老式的“二八”车型,车身结构单一,结实。“那时候,林区的道路都是花岗岩石头铺的,运材车压不坏,自行车骑上颠簸费劲,棱棱角角的路面使车胎很容易破损,到这条路都得推着走IM体育官方网站。”老王回忆说。没过几年,林区的主要道路都修了水泥路,平坦的路面给职工群众的生活出行带来了很大改善,也开启了林区漫长的自行车时代。
2003年左右,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老式自行车逐渐被替代,摩托车成为了交通工具中的“新宠”。“当时摩托车很贵,还得加油,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得起。”老王虽这么说,但是眼看着满大街的自行车逐渐被摩托车替代,山地自行车、变速自行车的推入市场,交通工具发展的速度之快,让老王感受到了“职业危机”。
老王为了不被淘汰,他努力适应新环境新事物。通过摸索学会了变速车的维修技巧,但是摩托车和电动车过于复杂,顶多就能补个胎。“这些东西太先进了,烧电烧油的家伙儿弄不明白了。”摩托车的时代,让林区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标志着人们出行从“体力”向着“便捷”过渡。
时光飞逝,转眼几年,东京城林区建设翻天覆地。曾经低矮的平房都盖成了宽敞保暖的楼房,扬尘飞灰的马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街道。老王的临街修理摊位也为城镇建设“让路”,搬进了维修房里。“城镇建设美了,我还在那修车多难看啊!”老王对新林区建设赞不绝口。
“党的以来,林区经济条件好了,骑电动车省劲,有条件的直接买小轿车,需要修自行车的越来越少了。”从2011年开始,老王的修车生意大不如前。如今老王每天还能接到三三两两的顾客,仍会尽心尽力的修车。他说人老了就有点念旧,每天来这里坐坐,也是一种幸福。
从步行、自行车再到摩托车、公交车、小轿车,老王修自行车已过了30来年,亲眼看见了林区人们出行交通工具的变化历程,也看见百姓生活就好似“安”上了车轮,驶入了快车道。
最近两三年,东京城林区又出现了一批20多人的自行车爱好者,并成立了骑协会,休息日骑上车子到户外去旅游运动。“那些人也来修过车,他们的自行车都好几千,可带劲了,现在好像又时兴骑自行车了。”老王意味深长地说。
林区交通工具随着时代的更迭在变化,同时也映现出交通道路基础设施的发展。党的以来,东京城局本着“致富修路,转型发展”的思想,筹资上亿元完成400多公里的林区交通网建设,全林区山上山下道路全部实现“水泥式溜光”大道。“车轮”的飞速流转,留下圈圈年轮。东京城林区的基本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无一不与交通息息相关。交通运输网络和道路铺设让曾经“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变为了“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通达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