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自行车前叉竖管垫圈的制作方法

2024-06-17 13:37:0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自行车前叉竖管垫圈的制作方法为调整自行车的把手高度,通常会在前叉竖管套设有垫圈,通过垫圈的抵靠来改变把手的高度。已知的垫圈,如中国503884号专利所述的垫圈,在垫圈内缘设有等距的数个支点,供垫圈能利用支点而稳固地抵靠在竖管,然而,此种垫圈为金属或其他较坚硬的材质时,容易在抵靠的过程中和材质同样坚硬的竖管摩擦,此摩擦会伤害竖管与垫圈的接触面, 降低使用寿命;如垫圈是用塑胶或其他较软性的材质,则会降低垫圈的结构强度,影响垫圈的耐用性IM体育官方网站。另外可参考中国M358782号专利,其在垫圈的外缘设有纵向剖槽,通过沟槽来达到轻量化的效果;又有一种如中国M366618号专利所述的垫圈,此种垫圈是在轴向的环状处设有镂空部位,利用镂空来减少垫圈的重量,来达到减轻重量的功效,然而,上述两者也都有表面摩擦的问题,且受不影响垫圈的结构强度的限制,能减少的重量有限。还有一种如中国M360836号专利所述的可调式垫圈,主要是由两个垫片所构成,该两个垫片为螺锁关系,故可通过螺锁的方式去调整垫圈的轴向长度,来调整把手高度;然而,此种除了构造复杂外,同样有表面摩擦的问题。因此,高硬度的垫圈会有和竖管摩擦的问题,低硬度的垫圈则会降低结构强度,影响垫圈承受应力的能力。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竖管垫圈,兼具结构强度与轻量化的特性,还能减少垫圈与竖管之间的摩擦作用,延长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前叉竖管垫圈,它包括一第一环体,设有至少一镂空部,该镂空部是从该第一环体径向延伸;一第二环体,设于所述第一环体的内缘,其中所述第一环体与该第二环体的材质不同。所述第二环体相对所述镂空部,设有至少一标示部。所述第一环体为金属材质。所述第一环体为碳纤维材质。所述第二环体为塑胶材质。所述第一环体与所述第二环体的轴向长度相等。所述第二环体至少包含一凸缘,所述第一环体设有与该凸缘相对应的凹槽,该凸缘卡抵于该凹槽。[0018]所述第一环体至少包含一凸缘,所述第二环体设有与该凸缘相对应的凹槽,该凸缘卡抵于该凹槽。所述第二环体至少包含一凸缘,该凸缘卡抵于所述镂空部。所述第二环体粘贴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环体的内缘。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镂空部不是由轴向延伸,镂空的尺寸不受到轴向长度的限制,故本实用新型能作大面积的镂空,轻量化的效果较佳,且镂空部还能搭配文字或图案等方式,可以达到展示或美观的效果。第二、通过第二环体的阻隔,外部的空气或水分等杂质无法从镂空部进到垫圈内, 对竖管形成绝佳的保护效果。第三、垫圈的双材质设计,让垫圈兼具高强度与轻量化的特色。第四、垫圈是用塑胶材质的环体抵靠在竖管,通过塑胶低摩擦系数的特性,可以减少垫圈与竖管的间的摩擦作用,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第五、第二环体为塑胶的软性材质,抵靠在竖管与第一环体之间时,具有极佳的密合效果,故液体或其他杂质不会从垫圈与竖管的间隙流进来,且还有吸振的效果。第六、使用者能选用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环体作搭配组合,并配合第二环体所设置文字图案,来搭配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垫圈。第七、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为可拆卸地结合,两者能任意的替换作搭配,故使用者要更换垫圈的图案时,可直接拆下第二环体作更换,使用相当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IA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附图标号1、垫圈;2、第一环体;21、镂空部;3、第二环体;31、标示部;4、立管;5、

  以下将以较佳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前叉竖管垫圈1,装设于前叉竖管5,并抵靠在前叉竖管5的车头碗51与立管4之间,包含有一第一环体2与一第二环体3。请参考图1及图1A,该第二环体3设于该第一环体2的内缘,即第二环体3位于第一环体2的内缘;本实施例让该第一环体2与该第二环体3的轴向长度相等,两者的宽度相同,且第二环体3是用紧迫的方式固定于第一环体2的内缘,为可拆卸地固定,在实施方式中,也可让该第二环体3用粘贴固定的方式设于该第一环体2的内缘,或两者设有相对应的凹凸形状,如该第二环体3至少包含一凸缘,该第一环体2设有与该凸缘相对应的凹

  4槽,使该凸缘卡抵于该凹槽,或是反过来让该第一环体2至少包含一凸缘,该第二环体3设有与该凸缘相对应的凹槽,使该凸缘卡抵于该凹槽,然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第二环体3必须完全位于第一环体2的内缘,在另一情况,也可让部分的第二环体3位于第一环体2的外缘或轮廓处,如第一与第二环体为双螺旋的结构形状,故本实用新型只要让部分的第二环体3设于第一环体2的内缘,让第二环体3能抵靠在前竖管,不会让第一环体2与第二环体 3分离即可。承上所述,该第一环体2与该第二环体3的材质不同,本实施例为增加垫圈的结构强度且轻量化,让该第一环体2为铝合金材质,在实施方式中,也可让第一环体2为金属或碳纤维等高刚性材质;又为避免垫圈与竖管之间的抵靠摩擦,本实施例让该第二环体 3为塑胶材质,故本实用新型的垫圈套设在竖管时,是通过第二环体3抵靠在竖管,塑胶材质除了有吸振及密封效果外,还具有低摩擦系数的特性,借此第二环体3不容易和竖管相互摩擦,又因材质较软而不会刮伤竖管,因此,对于接触面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且塑胶的重量较轻,具有轻量化的优势,较佳者,可在第二环体3抵靠于竖管的一面在增加有一润滑层。所以,第一环体2选用高刚性材质,有助于提升垫圈的结构强度,又因第二环体3为塑胶材质,能避免垫圈与竖管的摩擦效果,也有轻量化的优势,其中第一环体2与第二环体3 并非限定在一对一的组合,也可设置一对多的组合,只要改变环体的尺寸即可。为提升垫圈的轻量化,可让该第一环体2至少设有一镂空部21,该镂空部21是从该第一环体2径向延伸,其中为增加镂空部21的数量,在另一实施例中,增加第一环体2 与第二环体3的轴向长度,如图3与图3A所示,故镂空部的尺寸与形状可供使用者自由设计作搭配。请参考图1与图1A,本实施例是在第一环体2设有多个镂空部21,且第二环体相对该镂空部,设有多个标示部31,令该标示部31可显露于外,即该标示部31能透过镂空部21而显露出来,本实施例让标示部31为文字图案,在其他情况,也可让标示部为结合造型的图案,其文字或图案可用加工的方式印在第二环体的表面,或用雕刻等方式,较佳者, 可进一步在标示部的表面再增加有一保护层,以在标示部的表面有多一层的保护效果,其中该保护层可用镀膜或表面加工处理等方式;故设置镂空部能减少环体的材料运用与轻量化,且能将文字或图案印制在对应镂空部的部位,增加垫圈的美观。为增加镂空部21与第二环体3的密合度,可让该第二环体3至少包含一凸缘(或多个凸缘),该凸缘卡抵于该镂空部,以避免液体或其他物质会透过镂空部21与第二环体3的间隙流进来。相反的,如果以轻量化为优先考量时,第一、第二环体的材质的选用将更具弹性, 例如在第一环体采用具有大面积镂空部分的铝合金,而第二环体则以轻量化为诉求,采用碳纤维复合材,也是可以考虑的实施方式,因此不同材质结合的发明特征,在不同诉求的考虑下,可分别采用不同的实施组合。本实用新型预计提供的功效整理如下第一、镂空部不是由轴向延伸,镂空的尺寸不受到轴向长度的限制,故本实用新型能作大面积的镂空,轻量化的效果较佳,且镂空部还能搭配文字或图案等方式,可以达到展示或美观的效果。第二、通过第二环体的阻隔,外部的空气或水分等杂质无法从镂空部进到垫圈内, 对竖管形成绝佳的保护效果。第三、垫圈的双材质设计,让垫圈兼具高强度与轻量化的特色。[0045]第四、垫圈是用塑胶材质的环体抵靠在竖管,通过塑胶低摩擦系数的特性,可以减少垫圈与竖管的间的摩擦作用,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第五、第二环体为塑胶的软性材质,抵靠在竖管与第一环体之间时,具有极佳的密合效果,故液体或其他杂质不会从垫圈与竖管的间隙流进来,且还有吸振的效果。第六、使用者能选用不同形状或颜色的环体作搭配组合,并配合第二环体所设置文字图案,来搭配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垫圈。第七、第一环体与第二环体为可拆卸地结合,两者能任意的替换作搭配,故使用者要更换垫圈的图案时,可直接拆下第二环体作更换,使用相当方便。总结上述,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种材质的设计,让垫圈同时具有高结构强度与轻量化的特性,且不会有相互摩擦的问题,延长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垫圈的整体构造精简,加工难度不高,又镂空部结合图案的设计,让垫圈在极具轻量化的同时,还兼具外型的美观,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让本实用新型的垫圈在市场有极高的竞争力,具有进步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前叉竖管垫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第一环体,设有至少一镂空部,该镂空部是从该第一环体径向延伸;一第二环体,设于所述第一环体的内缘,其中所述第一环体与该第二环体的材质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竖管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体相对所述镂空部,设有至少一标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竖管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体为塑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竖管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体与所述第二环体的轴向长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竖管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体至少包含一凸缘,所述第一环体设有与该凸缘相对应的凹槽,该凸缘卡抵于该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竖管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体至少包含一凸缘,所述第二环体设有与该凸缘相对应的凹槽,该凸缘卡抵于该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竖管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体至少包含一凸缘,该凸缘卡抵于所述镂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前叉竖管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体粘贴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环体的内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前叉竖管垫圈,包含有一第一环体与一第二环体。该第一环体至少设有一镂空部,该镂空部是从该第一环体径向延伸;该第二环体设于该第一环体的内缘,其中该第一环体与该第二环体的材质不同。本实用新型可将第一环体选用高硬度的金属材质,并将必需抵靠于竖管的第二环体选用重量轻且低摩擦系数的材质,即可让垫圈同时具有高结构强度与轻量化的特性,又能避免垫圈与竖管之间的摩擦作用,进而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此外,镂空部的设计更令本实用新型的垫圈具有轻量化的特性。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