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常识 分类>>
IM体育app官方入口电动车充电收费“五花八门”!服务费相差几倍 到底谁来定价?
IM体育app官方入口电动车充电收费“五花八门”!服务费相差几倍 到底谁来定价?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逐步成为不少市民出行代步的工具。然而,“电动自行车充电” 却成了新的痛点。
如今,在昌平多数小区,推广、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成为给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的首选模式。记者走访发现,“套餐式”计费、服务费相差几倍等状况“五花八门”,居民们也纷纷指出,充电桩用电价格的统一,是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这样的“尴尬”如何缓解?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现有的收费标准是否合理?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用不完套餐里的充电时间,但钱又没少花,长期下来太费钱了。”飞线充电被禁止以来,每天骑电动自行车上班的王女士就用小区的充电桩充电。她坦言,相比于私拉电线和在家充电,使用充电桩确实更安全,但谈到“套餐式”计费方式,她又忍不住吐槽。
据了解,目前昌平很多小区的充电桩都采用了这种计费方式。记者在马池口镇颐景园小区看到,小区东侧一排电动自行车整齐摆放在充电站内充电,在充电站附近,摆放了一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站管理规定”展板,其中一条写着,“充电站实行投币充电管理,投硬币1元可以充电1-6小时。”
王女士家住颐景园小区,因为工作地离家较远,单趟骑车约30-40分钟,所以,她每天晚上都要给电动自行车充满电。“每天回到家,车上的电大概用完90%,充满电约3小时,但小区里充电桩1元钱最多可以充6小时。” 让王女士心里不舒服的是,自己实际花1元钱买了6小时的充电时间,但电动自行车充满电只要3小时,剩下的3小时被白白浪费掉了。
王女士给记者算了笔账,如果以1小时为单位计费,她充满电只要0.5元。也就是说,每充满一次电,就浪费了0.5元。“虽然每天只多花了几毛钱,但电动自行车天天都在骑,一年下来就损失了150多元,常年累计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王女士看来,充电桩运营公司有运营成本,电费贵些也能理解,但这样“套餐式”的计费方式确实不够人性化,像她这样的用户实际是每天都在“亏钱”。
充电桩运营公司选用这种“套餐式”计费是基于哪些考虑呢?颐景园充电站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昌平很多小区内的充电桩都采用这种“套餐式”的计费方式,收费标准集中在1元能充电4-8小时,不同充电桩运营公司盈利点不同,收费会有差别。“我们公司将收费标准定为1元可以充电1-6小时,是因为一辆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充满大约需要6小时。”该工作人员说,“充电桩多集中在老旧小区,很多老年人还是习惯投币支付,1元硬币是最常见的,所以我们就以1元为单位来设定收费标准。”
该工作人员表示,从技术上来讲,目前公司运营的充电桩的充电费用还不能精确到每小时甚至每分每秒,充电时间不满6小时的居民也得支付1元钱,公司也在考虑升级技术,满足居民多元化充电需求。
在天通苑社区,记者了解到,该社区各小区都分别设置了电动自行车充电站。记者在现场看到,社区内电动自行车收费价格基本一致,电费按照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收取,而服务费则依据充电器功率的不同,分为0.4元/小时、0.6元/小时、1.0元/小时和1.4元/小时4档,即充电器的功率越大、充电速度越快,则单位时间内收取的服务费越高。
居民周先生说,他的电动自行车电池规格是48V、20Ah,符合新国标要求,完全充满电一次需要花费2.7元。乍一看这样的收费似乎并不贵,但如果将电费和服务费拆开比对,两者差距明显。在周先生的订单详情中可以看到,总计6个小时的充电过程中,电动自行车充入了0.628度电,由此产生的电费为0.33元。其余2.4元则均为服务费,服务费是电费价格的7倍多。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还发现有充电桩出现“打包”混合收取费用的情况。南邵镇某社区南侧的一个充电站,共有10个充电桩。扫描充电桩上的二维码,可看到这里的充电桩“充电收费标准”,是按照车辆的充电功率实行阶梯计费IM体育,“150w-250w功率,每小时0.35元;250w-500w功率,每小时0.45元;500w-600w功率,每小时0.5元……”这样“打包一口价”的计价方式,其中到底有多少属于电费,又有多少属于服务费呢?
“你说的这个电费和服务费,我不是特别了解和确定,建议向我们运营商去了解。”安装该充电桩的运营企业一名客服人员回应说。而当记者联系运营商工作人员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充电价格就是按照上述标准收取,“这个是我们安装的,不是物业安装的,电费和服务费都在里面。电费、服务费没有分开,就是直接打包在一起的。”
“打包”计价、混合收取的背后,更多小区的计价标准,目前主要是按照充电功率及时长来综合计算,而没有直接明确给出电费单价。如果居民想要弄清楚充一次电是贵还是便宜,往往还要做“数学题”。
电动自行车充电站是新的事物,还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市民包先生对推广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持支持态度,他说,在使用充电桩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如果使用了不匹配的充电器,充电桩会自动提示,停止充电,安全性就有了保障,但充电桩的规格、收费等需要统一。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目前昌平各大住宅小区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都是由社区或者物业引进,场地由物业租给充电桩运营公司,除了要缴纳场地租赁费外,充电桩电费收入也有可能需要“抽一笔”。这也就是为何不同小区,不同充电桩收费价格不同的原因之一。
目前,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推广和使用都处于发展初期,此时政府相关部门应早介入,采用政府指导价,同时,建立充电桩统一的标准,统一充电规格、模式等,让其形成良好的“生态圈”,把这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全及利益的小事、好事办好。